當前位置:網(wǎng)校排名 > 成人高考教育網(wǎng)>高考作文如何篩選好素材?
高考作文中,掌握好素材,對寫出一篇為人稱道的高分作文非常重要。翻看名家名篇和歷年來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著以下的共同點:所用素材不是傳聞,大都親身經(jīng)歷;不陳舊過時,新穎而有新意;素材過程不長、頭緒不多,容易展開;具體實在,能讓讀者有景可觀,有情可感;典型生動,思想有深度。
下面結合實例,如何在高考作文中以素材制勝,給同學們提供一些建議。
妙用課本范文中的素材,化繁為簡,巧妙為己所用,會收到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
例如,2010年湖南一考生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早》的片段:古往今來,無數(shù)成功的軍事家從來都是“早”有準備,即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拿一戰(zhàn)而使天下成鼎足之勢的“赤壁之戰(zhàn)”來說,“孫劉聯(lián)合”的方針“早”被諸葛亮握在手中。至于此后的“黃蓋假降”、“龐統(tǒng)獻連環(huán)”、群英會上使“蔣干中計”、“借東風”等一幕幕的精彩無不是在戰(zhàn)前“早”做好的周密部署。
考生從課本范文中挖掘素材,將《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化繁為簡,緊扣話題“早”,使文章說服力強,令人心服口服。
篩選素材,發(fā)掘新意,巧妙升華。無論是生活中的小事,還是新近發(fā)生的國家大事,都可以作為素材,發(fā)掘其新意,并讓素材為主題服務,使主題升華與深化。
2010年福建一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站對人生的舞臺》中,引用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村上春樹的例子,考生冷靜思索,視角新穎,對村上春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使所選素材新穎別致,富有新意,并巧妙地升華了主題。
一材多用,發(fā)散思維,找出異同點。感動中國的人物袁隆平,其事跡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運用袁隆平的典型事跡這一素材,可從以下幾方面發(fā)掘:“付出與回報”,重點放在袁隆平的“付出”上,并闡明付出與回報的關系;“敢于突破禁區(qū)”,突出表現(xiàn)袁隆平在受人為干擾與破壞時,能頂住壓力,不動搖自己執(zhí)著的夢想,堅信實踐才是真正權威的堅貞與毅力;“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袁隆平不相信權威,他相信知識和科技能改變命運,能改變一切,選取這一角度,就要重點將袁隆平如何運用科技,如何將科技轉化為生產(chǎn)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于人類的典型事跡寫清楚;“在榮譽面前”,突出表現(xiàn)袁隆平在榮譽面前沒有絲毫改變,他還是始終如一地眷戀著雜交水稻事業(yè)。
文章來源:成人高考教育網(wǎng)
親愛的學員
歡迎光臨成人高考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