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留學應該是最瀟灑,不但原理父母管教,學習之余就是到處吃吃喝喝。事實上出國留學一般要多少錢,只是留學生活冰山上的一角。下面就簡單說下你所羨慕的光鮮日常下的2020年各國留學費用大盤點,出國留學要花多少錢?,一般出國留學需要多少錢,出國留學一般去幾年?大概要多少錢?,出國留學大概需要多少錢?,出國留學需要多少錢,家境一般如何出國留學?,家境實在太差的孩子,我真心不建議留學了,請三思再三思??挑戰(zhàn)。
留學作為一項教育投資,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但相比國內就讀,國外留學的費用高昂,對一般家庭來說存在一定的經濟壓力,所以在選擇留學時,費用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留學費用會受留學政策、匯率等因素的影響,處于變動的狀態(tài)中。相比2021年,2021年留學費用是漲了還是跌了?出國留學得花多少錢呢?今天offer君給你盤點盤點。計劃明年出國留學的同學都好好看看了~英國留學費用:英國本科一般是3年制,研究生是1年制。 學費受學校排名、學校位置和專業(yè)影響。一般排名高的學校費用也高,發(fā)達地區(qū)的學費要比其它地區(qū)貴,理工科學費比文科學費貴,藝術、醫(yī)學、設計專業(yè)又比理工科貴。本科階段,文科約11,250 - 16,650英鎊,理科約11,500 - 18,200英鎊,醫(yī)科約11,950 - 20,200英鎊。碩士階段,文科約11,750-22,000英鎊,理科約11,500-25,950英鎊,醫(yī)科約12,200-30,400英鎊另外,留學生到英國讀書,可能會選擇讀1年的預科來過渡。本科預科學費大概是10,000-18,000英鎊一年,碩士預科一般是10,000-21,000英鎊不等。生活費因不同地區(qū)的消費水平和不同人的消費習慣不同而不同。UK’s 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 (NUS)的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包括飲食、住宿、交通、購物在內,英格蘭地區(qū)(除倫敦之外)的學生,年均生活費是12,056英鎊。如果在倫敦上學生活,每年的花費則高達15,180英鎊。按照這個花費數(shù)字,不用打工的情況下可以過得比較好。一些十分節(jié)儉的同學,每年生活費可以控制在7000英鎊以內,倫敦地區(qū)的也能省到10,000英鎊以內。綜合而言,在英國讀3年本科的費用大約為51萬-75萬人民幣,讀1年碩士費用大約19萬-28萬元人民幣。美國留學費用:美國是本科4年,碩士大部分是2年,有一部分是1年的。美國公立學費要比私立便宜,私立學費每年約為$25,000 ~ 45,000,公立學費每年約為$15,000 ~ 30,000。在生活費上,一級城市(美國特大城市)生活費為$1000 ~ 2000/月。二級城市(美國大城市)生活費為$800 ~ 1000/月。三級城市(美國南部、中西部、東南部一些州)生活費為$600 ~ 800/月。四級城市(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路易斯安納州等)其生活費為$450 ~ 600/月。綜合而言,去美國讀4年本科,費用大約為54-130萬人民幣,讀1年碩士費用大約為20-36萬人民幣,讀2年碩士費用大約為40-72萬人民幣。澳洲留學費用:澳大利亞本科學制通常為3年,理工類課程和醫(yī)科類相關課程學制多為4年制。碩士課程學制較為靈活,分為1年、1.5年和2年。在澳大利亞讀本科課程,每年學費約13,000-23,000澳幣不等。澳大利亞碩士課程,每年學費約16,000-25,000澳幣。對于中國留學生而言,澳大利亞使館提供的官方數(shù)字每年生活費是12,000澳幣,悉尼地區(qū)生活費水平最高,墨爾本與昆士蘭地區(qū)和堪培拉以及南澳和西澳生活費水平都要低一些。綜合而言,澳洲讀本科,三年所需的花費約為45萬-63萬元人民幣,四年的話要花費60萬-84萬元人民幣,讀碩士,1年花費16萬-22萬元人民幣,1.5年花費24萬-33萬元人民幣,2年花費32萬-44萬元人民幣。加拿大留學費用:加拿大本科階段平均的學習時間是3年至4年,碩士學制根據(jù)專業(yè)會有變化,一般1年到2年。加拿大高等院校的學費一般低于英美澳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學費多少取決于申請的院校、學位、專業(yè)等。在加拿大讀本科,一年的學費在2-4萬加幣之間;在加拿大留學讀研究生,研究型碩士一年1萬加幣左右;專業(yè)型碩士一年2-3萬加幣左右。根據(jù)學校類型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加拿大留學費用會有8000-10,000加幣左右的差別。在生活費上,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同,一年花費大約1-1.5萬加元。綜合而言,去加拿大留學讀本科,3年畢業(yè)所需的費用是33萬-66萬元,4年畢業(yè)所需的費用是44萬-78萬元。去加拿大讀碩士,所需的費用大約是11萬-78萬元。日本留學費用:日本本科一般為4年,但醫(yī)科,牙科以及獸醫(yī)學的修業(yè)年限為6年。碩士課程一般為2年。在學費上,國公立學費不分地區(qū)、專業(yè)、院校排名,學費基本都保持在每年3-4萬人民幣。私立根據(jù)專業(yè)不同,學費浮動性較大。普通文理科專業(yè)1年的學費均在5萬-8萬人民幣左右不等。藝術類,設計類專業(yè)費用較高,每年的學費金額大概在8-10萬人民幣左右。以上費用統(tǒng)計不含留學生學費減免,日本基本都對留學生提供學費減免(一般是減免學費的30%-50%)。在生活費上,日本的生活費用較高。留學生剛到日本可以住在語言學校的宿舍,但是半年之后就需要搬出宿舍,在外自己租房。日本的一般是不提供留學生住宿的,所以大部分的留學生都選擇和同學或朋友在外合租。日本的房租根據(jù)地區(qū)不同,金額差別也較大。東京地區(qū)較高,約2000-3000人民幣/月。其他地區(qū)大約需要1500-2000人民幣/月。生活費用加宿費,東上住京地區(qū)一個月大概在6000-8000人民幣左右,其他地區(qū)在4000-6000人民幣/月不等。綜合而言,在日本留學1年花費約為15-20萬人民幣,留學總花費可根據(jù)學習年限來估算。新西蘭留學費用:新西蘭本科階段普通專業(yè)是3年,榮譽學位是4年,像建筑或醫(yī)療護理等特殊準也則需要4-6年。國際學生在入讀本科之前根據(jù)學校要求需先讀1年的預科課程。新西蘭碩士一般是2-3年學費根據(jù)學校性質、專業(yè)不同而不同。人文學科、商學和法律課程每年學費在NZ$9,270-NZ$14,400之間。與實驗室有關的課程,如科學、工程學和農業(yè)科學的學費每年在NZ$14,000-NZ$18,130之間。本科和碩士費用基本相同。生活費上,根據(jù)不同地區(qū)消費水平不同而有所差異,大概需要NZ$7000-11000/年。綜合而言,新西蘭留學1年的費用大約為15-25萬人民幣,留學總費用可根據(jù)入學年限做大概估算。新加坡留學費用:新加坡的高等院校,有三大主要類型。公立本科學制4年,研究型碩士學制1.5-2年,授課型碩士學制1-1.5年。新加坡私立本科學制2-3年,碩士一般在1-1.5年即可完成課程。不同類型的學校在收費上是不一樣的,但是生活差異比較小。理工,收費一年在1.4萬新幣左右,如果大家畢業(yè)后在新加坡工作三年的時間,那么可以申請津貼,約1.1萬,這樣每年的學費只需要3000新幣就足夠了。私立, 學費是按年繳納,每年都有差異,預科的學費一年是8,000-12,000新幣,專業(yè)學習第一年和第二年6,000-10,000新幣,第三年需要1.6-2.5萬新幣。新加坡的公立提供本碩博的課程,并且也提供齊全的硬件設施。普通專業(yè)的學生一年的學費在2萬新幣左右;醫(yī)學生一年8萬新幣左右;藝術生一年4萬新幣左右。同樣會有津貼補助,只要大家接受工作要求,可抵消四分之三的費用。生活費上,住校一個月300-500新幣就足夠了;而在學校的周邊租房的話,一個月需要準備500-1000新幣,還需要自費水電開支。吃飯的差異倒是不大,食堂和校外收費差不多,一頓飯在15新幣左右,一個月300-450新幣;此外就是日常的出行,學生可以享受優(yōu)惠,一個月50-100新幣。綜合而言,新加坡留學1年的費用約為15-25萬元人民幣。留學總費用可根據(jù)實際入讀年限作出估算。最后,歐皇留學預祝各位同學留學順利,成就豐富精彩的人生!每天會更新更多關于留學 轉學方面的資訊 請各位同學多多關注收藏 以便不時之需。如有疑問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或者私信我,我會第一時間回復!也可添加圖片下方微信 我將竭誠為您解答!
出國留學是很麻煩的事情,而且,澳大利亞的高中同樣也是很辛苦的,還有語言障礙,文化障礙,甚至學的東西都超出了國內,也許澳洲的高中沒有國內那么辛苦,但是,你一個外國人去了,絕對是會很辛苦的,也許還沒國內的高中生過的滋潤呢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還是有點嚴重的,去澳洲挺辛苦的還是老老實實把高中念完了再說吧,國內的高中幾辛苦還特別的坑爹,但是,樂趣還是有那么一些的,必去澳洲讀高中要多一點
出國留學一般讀3-5年(依據(jù)業(yè)和學術能力而定),費用依留學地情況而定。譬如:美國公立留學費用約為每年30-45萬人民幣(包括生活費),而日本和新加坡則會少一點。有些的物價水平高,如北歐四國、英國;有些雖然水平非常高,但物價相對來說可以接受,比如日本、新加坡。
我覺得 無論去任一個地方留學,雖然至少要懂當?shù)赝ㄓ谜Z言外,我自己認為也要先把英語學好 如果和歐美老師學是最好..比方說就算是日韓當?shù)匾埠芸粗赜⒄Z能力,在校的英語分數(shù)就會較高以及工作都比較好找 如果是其他的英語就更會用到英語了;喔 順便說一下,我現(xiàn)在學的ABC夭下在線的導師要我明白 就是要學好英語應該是不費力地..堅持有個好的研習空間與實習口語對象 老師水平是關鍵,歐美人士比東南亞好很多 口語標準才行,保持經??谡Z學習 1v1加強化教學才能夠有很.好.的學習效果..課程結束后同樣要重復溫習課程錄音音頻 更可以加深印象;然后要是真的無口語交談的人的話,可以去可可或愛思獲得課余學習材料學習,多用耳聽、眼觀、嘴動、腦想,迅速的英語水平就培養(yǎng)起來 學習效果應該可以迅速明顯的。加拿大 加拿大與美國類似,亦有公立私立之分。然而加拿大的名牌多集中于公立,中國學生留學的首選也是公立。與美國相比,加拿大留學的成本會有顯著降低。讓我們來看一看具體的數(shù)字 一般公立每年的學在1萬至1.萬加元之間。部分學可能低到~千加元,也有部分名校的熱門專業(yè)學會高達萬加元以上??傮w上講,加拿大留學的學預算按照每年1.萬加元計算應當是相當安全的了 加拿大的生活地區(qū)差異較大,用最高的安大略省地區(qū)一年大概需要1.萬加元,而稅較低的地區(qū)如薩科徹溫省每年則只要有~千加元就完全可以了。加拿大的留學生合租公寓的情況比較多,如果幾個朋友能夠在學校附近找到合適的房子,還能大幅度地節(jié)約開支。一般來講,如果學校所在地不是像多倫多或溫哥華這類的大,生活每年按照千加元來估算就綽綽有余了 同樣地,教材和醫(yī)療保險每年還要花掉將近1千加元。再算上花每年1千加元,一個學生在加拿大中型讀完年本科的總體用就會是: 學:1,000加元年*年(含一年語言預科)=0,000加元 生活:,000加元年*年(含一年語言預科)=,000加元 教材保險:1,000加元年*年(含一年語言預科)=,000加元 基本用:1,000加元年*年(含一年語言預科)=,000加元 合計:10,000加元≈,元人民幣
你好,有句話有錢的家庭送孩子去美國,沒錢的孩子自己去日本。對于中國很多家境一般的學生來說,日本是最為吸引他們的。首先,日本雖非善類,但是絕對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在那里,因為提供合法打工的機會(美國、英國只允許校內打工),很多學子在家庭負擔了第一年的學費后,就可以在日本自己打工養(yǎng)活自己。另外,日本的公立對留學生都有學費優(yōu)惠的政策,一般優(yōu)惠20%學費,成績好的有獎學金,這樣下來其實花不了多少錢。我就有好友在家里拿了第一年的學費八萬元后,自己在那里一直讀完博士,都是靠自己課外打工。其實,外企很愿意要日本的海歸,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除了在專業(yè)、語言的優(yōu)勢外還有無法比擬的獨立生活能力。歡迎扣我43^536^399^7 或call me131^4627^0695^
作為家境一般、成績一般,依然出國留學的例子,覺得還是有必要來分享點最新的經驗。人生經歷雖然不能復制,但是希望其中的經驗和方法可以對你有幫助。出國留學的想法是在考研失敗后產生的,本來想二戰(zhàn),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上岸的概率,還是猶豫了,那幾天在家里一直在想自己的出路:1、直接就業(yè)。這個選擇對我來說很不利,畢竟畢業(yè)院校雙非、成績也是一般,沒有特別突出的亮點,直接去就業(yè)估計只能遭遇社會的毒打。2、考公、考教師。這一直是父母的期待,覺得女孩子嘛,穩(wěn)穩(wěn)當當就好,別老是心比天高,雖然的確有一定道理,但是目前還是不考慮的,還是想先去拼一波,等到快三十多如果還是沒弄出點名堂,就乖乖回去考體制。但是,看了一眼最兩年考公的崗位要求,碩士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至少在我們家鄉(xiāng)那一塊,本科生名額比較少,而且去的地方和崗位也是很偏。綜合考慮了下,我覺得自己還是要讀研的,但是考研這條路已經失敗了,如果我再去備考,考慮到是個女生,如果時間、精力如果都耗費在上面,讀個研出來真的老大不小了。最后,經過和家人的商量,父母決定送我出國留學(其實是留學回來的堂哥給出的點子)。家里家境一般我也清楚,所以一開始計劃留學的時候,我都希望能省則省,不要給父母太大的負擔。第一,選擇哪個?美帝真心負擔不起,成績也沒有申請獎學金的機會,所以PASS。在網上看很多留學費用很少的,比如德國、法國、烏克蘭等,比較心動,但是具體去了解的時候,發(fā)現(xiàn)要在這些地方呆還是得學點當?shù)氐恼Z言的,而且本人的專業(yè),并不是這些院校的優(yōu)勢專業(yè),去的話充其量真的是開了個眼界,以后有錢了旅游的時候再考慮,PASS。日本、韓國價格也低,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小眾,PASS。挑來挑去,最后鎖定了英國。一是英國在國內的認可度還是挺高的,堂哥之前也是留學英國,現(xiàn)在在本地的一家國企就職,生活水平相對來說不錯;二是英國的授課型碩士只需要一年,以實踐導向為主,既節(jié)省了時間,也節(jié)省了留學費用,很符合我的心理預期。第二,英語報不報班?本身英語底子比較好,而且也想能省就省,就沒報什么機構,自食其力了。主要的經驗就是刷機經、提早準備,準備的越充分,結果是不會辜負你的,如果想要雅思的歷年真題資料,現(xiàn)在網上的資料也很多,大家仔細甄別還是能發(fā)現(xiàn)寶藏的,當然如果圖省事也可以私我免費分享給你哦。第三,要不要找中介?這個因人而異吧,畢竟我也不了解你,要知道中介的作用就是打輔助的,就算你找了中介也不要想著一勞永逸,別把自己的未來輕易交到別人手上。如果你的英語成績比較好、整個準備的時間比較充裕、時間規(guī)劃能力比較好,建議你自己DIY,或者半DIY,既能省錢也可以鍛煉自己。但如果你的英語成績不是特別好,雅思成績也一直沒達標,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找個靠譜的中介,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在找中介的時候多加比較,一圈看下來,其實你也差不多知道自己能申請哪些了。我自己當時開始是準備半DIY的,但是后期找到了一個很滿意的實習,專業(yè)相關,如果寫進簡歷里算是加分項,如果選擇實習的話就沒什么時間準備申請了,最后堂哥給我推薦了之前幫他申請的中介,說是很靠譜。主要是他全套留學服務,從選校到最后英國接機,花下來的錢竟然和我半DIY的差不多,可見這一行水有多深。最后我覺得堂哥不能誆我,就聽了他的建議,花了幾千塊錢弄了全套的留學服務,至于中介的名字,就不打出來了,不然有營銷號的性質,但我還是忍不住要打一波小廣告,八月辦理留學,還可以優(yōu)惠1668,害!我當時怎么沒趕上這優(yōu)惠,心累。反正申請六所英國院校,只要小幾千,相對外面那些大機構來說,確實是比較良心的。反正選中介有時候還是憑運氣吧,很多人在網上罵,但是我身邊很多朋友的確是那些中介送出去的,選的學校也不差,所以多加比較才不容易踩坑。自身條件也很重要,不要覺得只要有錢都能讀名校,除非你家產真的雄厚到可以為院校捐款的那種。在心里沒有一點方向的情況下,千萬不要盲目去找留學機構,不然真的是“時財兩空”,完全依賴學長學姐我也不是很贊成,一方面老是打擾人家也不好,另一方面他們也都是留學新手,經驗畢竟是有限的。其實網上是有很多免費的工具可以使用的,比如我之前選校的時候就參考過的一個工具,它不僅可以根據(jù)你的成績自動匹配十五所海外院校,還綜合整理了相關院校信息的資料,簡單來說小工具就是:定制免費留學方案+院校信息匯總,個人感覺還是挺實用的所以安利給大家,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就是下方這個鏈接):知乎營銷平臺只要輸入畢業(yè)院校、成績、意愿,就可以通過系統(tǒng)匹配適合的海外院校,系統(tǒng)評定的結果都是根據(jù)以往申請學生的案例,以及實時更新的院校要求給出的結果。不是打廣告,就是覺得好東西就要分享,而且就算你選擇DIY或者半DIY都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留學方案,不然那么多院校,一個個去比對篩選,真的很耗時間。而且這個工具里囊括了英國、澳洲、新西蘭的院校庫,錄取要求都是實時更新的,你去網上找資料不僅耗時,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也不能保證,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判斷吧,反正是免費的,怕什么。接下來說點其他的干貨,關于家境一般如何出國留學,都是我和堂哥一起在網上找的一些經驗貼的精華:1、留學基金委項目。從CSC的新政策可以看出,走公派留學的難度在上升,但同時申請聯(lián)培讀博的成功率在大大增加。2、去一些比較便宜的留學/地區(qū)在2021年TIMES排行榜聯(lián)合FAIRFX(旅行貨幣兌換公司)統(tǒng)計了全球留學費用最高和最低的/地區(qū):最貴的前四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美國以平均學費£33,691(約24萬人民幣),總的留學費用在£49,195(約34萬人民幣),成為全球最貴的留學;最便宜的/地區(qū)依次是:德國、瑞典、芬蘭、南非、丹麥、奧地利、比利時以及西班牙這份榜單的統(tǒng)計的費用只是學費和住宿費,不包括生活費、出行費以及戀愛經費。留學的確是需要花錢的,所以建議大家在留學前,針對不同的、院校的費用情況一定要做一個提前了解,做好規(guī)劃,合理花費。3、多多關注各院校的獎學金。通常在美國——獎學金:主要頒發(fā)給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同時申請許多種的,雖然獎金金額不是很大,但是幾率更高,而且是一種榮譽性的獎勵,可以成為簡歷上的加分項。助學金:申請難度非常大,競爭也很激烈,不僅要優(yōu)秀,還要優(yōu)秀的與眾不同。助教獎學金:也就是TA,免學費的同時還能拿報酬,但是比較要求英語水平要高,能代課。助研獎學金:幫助導師做實驗,打下手,一般適合理工科學生。學費減免:達到學校的錄取要求,就可以申請,最少都能減百分之五十。英國——志奮領獎學金:開放的時間一般在8-11月,針對對象是中國公民,要求是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雅思總分6.5,單科成績5.5分以上。ORS獎學金:需要申請,附2-3封推薦信,雅思6.5,只有得到獎學金,才能有資格被推薦申請。院校獎學金:主要分為獎學金、院系獎學金、項目和專項獎學金,這一類的獎學金只要成績在85分以上,雅思達標,申請成功的幾率很大。4、申請國際留學生貸款??赡苡捎谖覈鴩裣M還是偏保守的,一般留學都不會優(yōu)先考慮這種方式,但是在國外,這種方式確實很普遍的,很多子女上了就開始申請助學貸款。這種方式對于那種成績很好,但是家一般的學生來說確實是出路,這種學生大概率可以申請到名校,以后收入也不低,也算是先投資后回報。但是如果你只能申請一般的學校,建議還是不要走這條路,能不能得到回報不說,還得負一身債。感興趣的朋友,我找了一篇問答,可以看看,我覺得講的也挺詳細的。
國民生活提高了,日漸收到類似(私信):“我家境不好,如何爭取留學?”作為貧困生零成本留學的先例、歐洲讀書四年,掙扎工作六年的過來人,粗暴總結是:“家境實在太差的,最好不要出國了!”家境的阻礙,很多人只看到經濟方面;哪怕只談經濟,很容易曲解成:"我留學一共要花多少錢",這樣的一錘子買賣。以下幾種情況,我建議三思后行1.單親家庭、父母需要情感支持,或者父母有傷病殘疾的。2.家庭矛盾顯著的。生長環(huán)境不好,留有心理創(chuàng)傷,情感脆弱的3.自身患慢性病、大病后遺癥、亞健康隱疾的以上三條跟錢無關,下面一條是經濟問題4.(留學開銷 / 家庭收支流水) 占比太大,家庭收支不穩(wěn)定,抗風險能力差的。錢以外的問題復雜,更難以遇見。學生年輕,意識不到,成年后的身體退化,大病風險遞增。往細了說,家族有心血管疾病歷史的,年輕時膽固醇高點沒感覺,到了三十可能就有哪兒不舒服了。國外醫(yī)療體質不同,或者預約耗時,或者擔心保險,很容易小病感冒拖成肺炎心肌炎、急性病拖成慢性病。單親家庭,且沒有再婚的,你是父母的唯一精神支柱,對上一代的情感負擔,比其他孩子更重。再假如你海外工作順利,職業(yè)發(fā)展不錯,人家的父母可以相依為命,而你呢?海外生活久了,跟父母的共同話題減少,造成親子心態(tài)隔離。例如你可能漸漸適應了西方人的晚婚晚育、甚至丁克,但單親父母更希望早點抱個孫子。原生家庭關系不和諧的更復雜。有夫妻矛盾,父母不負責,多兒女偏心,重男輕女等等。例如父母出軌,各有外遇,為了你保持形婚,你一出國,徹底離婚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父親養(yǎng)情人,把15歲的兒子送出國讀高中,離婚娶小三,又生了倆兒子。大兒子出國太早、自控力差,連年留級復讀,高中讀了六年,讀了十幾年也就master。期間精神空虛,整日寄托華人教會,說話做事像個孩子。留級太多,學生簽證續(xù)不了被迫回國,快四十的人了,心理年齡十幾歲。這溫州人教會里出來巨嬰,怎么適應國內的職場競爭。心理上的亞健康,更難以自我發(fā)覺,甚至抗拒就診。因為傳統(tǒng)誤解,容易諱疾忌醫(yī),自己憋著。醫(yī)院精神科,很多是家長拉去的,要么是拖到幻視幻聽了才去。在國外,不論約醫(yī)生,還是心理咨詢,一層語言的障礙+一層文化的隔墻。去之前還要像一樣備個草稿,查下疾病術語,更加打擊求診欲望。關于爛大街的抑郁癥,留學生精神類疾病比例很高,(文末索引)。歐洲生活十年,神經失常案例見過幾十個了,自殺或自殺未遂的屈指而不可數(shù)。和留學中介廣告里添油加醋的成功人士不同,這些客死他鄉(xiāng)的留學生是被忘卻的,他們的親朋也無心撰錄,自揭傷疤警示后人。因此你不會看到:女留學生為了一個offer被解褲腰帶時的窘迫,更罕有聽聞異鄉(xiāng)的美少年,為職業(yè)的boost跟白人老gay同床共眠的苦楚。與之對應的是,留學產業(yè)方興未艾推波助瀾,又有多少中介寫手把留學的餅畫的很甜美, 幸存者 比偏差 更偏差。談經濟問題以前:先澄清一下評論區(qū)對我個人的疑問,這個不是重點,引號括起來,可以跳過我出生3線城郊,父親中年得子突發(fā)心梗,搶救及時,然后內退下崗。一直在家教我,勉強上了個985. 大一父親去世,媽媽文盲殘疾,家庭收入從未超過500。本科學費貸款,生活靠獎助學金。窮得既沒錢報托福,也出不起申請費。后求助于論壇,發(fā)現(xiàn)巴黎高科確實不要錢。隨即放手一搏,總開銷不到500人民幣(200護照+180公證費+付印材料費,申請詳情見文末第一個索引),申請到全獎留學,機票報銷。四年畢業(yè)后,勉強在法國找個飯碗,但是究其原因,因為眼界受限、貪圖小富即安、缺乏拼搏精神,不是特別滿意。這倒不是回國的主要原因。我是單親家庭,老母親自己在國內。如前文所言,這是很不負責的。更重要的是,她的關節(jié)炎每況愈下,今年終于不能再拖了,醫(yī)生建議兩條腿依次手術。上個月膝關節(jié)骨刺切除,雖然錢不是問題,但手術簽字、用材選擇、術后輸血,每一次醫(yī)院都要我舅舅聯(lián)系我委托。親戚也不錯,24小時有侄女照顧,但是恢復期就沒有協(xié)助了。所以無論如何,明年另一側膝蓋手術,我都要回去。另外我自己也有輕度的抑郁癥,醫(yī)生也說我回國應該會好一點,建議我早點結婚吧。抑郁癥誘因在文后第三個索引。如果只看經濟角度出發(fā),我在國內高中本科期間都是特困生,作為典型先后報道與安徽天津兩個省衛(wèi)視。但是拋開經濟,看綜合家境,我挺好的。盡管從小到大,父母總是因為窮的問題吵架,但是沒有大矛盾。爸爸很帥,跟張震很像,年輕時風流往事不少,但是婚后立馬斷了聯(lián)系。由于冠心病后遺癥,下崗內退,干脆就從小教我讀書。英語實在沒法輔導,就找會英語的親戚,他跟我一起學,然后監(jiān)督我。這樣的教育陪伴彌補了學校的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比很多人的成長環(huán)境都好。關于家庭教育的部分,不多追述,索引文后第一個鏈接(里面有先祖在民國時期留學的故事,這完美的詮釋了:家庭經濟不是留學阻礙,家長眼界格局和態(tài)度才是)。我媽雖然文盲,但是發(fā)現(xiàn)我有抑郁癥征兆以后,還是動員我叔叔,一起把我拉去醫(yī)院診斷。下面細談經濟枷鎖,很多自認家境一般的,只在自己的子里一般,并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貧窮。例如郊貧民窟的老張和老王,在家境一般的知乎兒眼里,可能沒區(qū)別,都是ds階層。但是貧民窟拾荒老太看得細:“他倆差遠了喲,老張吸5塊的黃山煙,老王吸1塊8的紅三環(huán)。老張家空調裝了十幾年了,24小時轉;老王家這2年才買,還不舍得開怕費電。。?!备F人之間的比照,在老太嘴里,能說的跟跨國咨詢行研報告一樣。人只對自己熟悉的消費范圍感興趣,這也是很多人小富即安的原因。國內消費過得去的,食堂吃得起,周末長假還能娛樂一下,這是你們熟悉的消費方式。留學以后,你可能要被迫熟悉這些習慣了: 糾結哪家超市廉價品多,郊區(qū)屠宰場賣肉是不更便宜?宿舍合約馬上到期了,哪里能租個過得去的房子,房租不超過爸爸工資呢?相信我,這些瑣事會占據(jù)你很多精力,也會讓你憂心忡忡。國外的每一天,你都消耗家庭200~500+的流水。與中國不同,你的固定開支比例大,節(jié)約空間很小。房租 交通 學費,這些遠大于你吃的開銷,國內有集體宿舍,但是國外群居,人均面積小了,法律簽證都會卡你。國境線是道濾網,窮人過濾掉了。國內普通甚至小康的,出了國在同胞里就真的墊底了。經濟尚一受約束,就容易考驗人性。古語人窮志短不是妄談。朋友一起去旅游,預算800USD,這可能是×二代家一天的收入,但是你爸媽可以花兩個月,你還能心安理得的以這種方式社交么?這個例子是客氣的,記得前面“貧民窟老張老王”對比么?這不是臆想的,就是居委會低保申請時聽到的。名額有限,老太太站在老王那邊,幫著對付老張。社會底層內部矛盾更大。貧民窟 吸兩塊錢煙的老王,最嫉妒 吸五塊煙的老張,而不是吸 熊貓的老板。這個道理放在海外也是一樣,家境不富裕的,在海外同胞群體里的階層,就跌落成老張老王那樣了。你不會和富二代發(fā)生糾紛,除了羨慕嫉妒恨交集不大。但是極可能與同樣家境的,因為房租稅務物業(yè)水電費爭的失去理智。所以豆瓣上說,留學生奇葩多,中國人內斗互相坑害不是空穴來風。海外中國人會抱團,留學生群體至少多數(shù)小康,問題就出在這里。統(tǒng)計學上有個極值Pareto分布,極端值域方差很大。直觀點的例子,看看你家所在的區(qū)縣也好,鄉(xiāng)村也罷,以幾萬人的社區(qū)為單位,按收入從大到小排名,在中位數(shù)附近取100個人,水平基本差不多,如果取最富裕的100個人,這些富人之間都天壤之別。類似的道理,留學生群體的貧富差距是放大的。正如評論所總結,留學的經濟收支,是全家的抗風險能力,就像人才項目風投。教育是種人才投資,國內教育計劃經濟。考研按部就班,不確定因素少。若按同樣套路,家里準備20萬夠學費,父母省點我再打工恰夠生活,這種計劃經濟思路是絕對不行的。西方留學,要從市場經濟finance角度看:注冊資本、固定投資、流動開銷、流動收入、風險意外支出,甚至項目風投,任何組分都很可觀。簽證的時候就要看你存款,這個是注冊資本。出示父母工資單流水,這一步是信用審核。有些學校錄取的時候,就要交一筆定金,如同金融交易的initial margin.房租伙食水電網,這些流動開銷,也比國內高很多。對于不寬裕的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是流動性風險。對于你的定期開銷,能否長期持續(xù)cover?家里做生意的,突然減產、意外、破產。爺爺奶奶生病,存款可能就不夠你留學結束了。獎學金、兼職、實習、助教和助研項目對沖支出,但是這些收入是機會性的,資金鏈鍛煉的風險始終存在。文章開頭我就用(留學開銷 / 家庭流動收支) 占比概括了,如果你一個月花1-2萬,父母緊巴巴的,一個月花兩三千,你占了全家消費的80%以上,自己能心安理得么?家里生意垮了,被迫退學的不是沒有。流動性風險也不限于資金鏈斷裂,畢業(yè)的時候,找工作空窗期,獎學金斷了,你的流動本金可以持續(xù)多久。如果你的專業(yè)就業(yè)不易,要做飛機火車去異地面試,開銷更大。哪怕你讀IT這樣的搶手專業(yè),可以說你是一個“優(yōu)良資產”,前景良好,但流動風險也更大。如果流水不足,你可能就要急于找個飯碗戶口,哪怕這個工作和你專業(yè)興趣有偏差。說留學的靈活學制以前,先讓我們做個測試,假設給你三份資產。資產1:固定理財產品,未來五年,年收益25-50萬的回報。資產2:中等風險股票,未來五年,年收益在10萬和100萬之間等概率分布。資產3:高風險期權組合,60%的概率一分錢沒有,30%概率收益50萬,10%概率收益千萬。你玩哪個?這個選擇很取決家庭經濟,人只對自己熟悉的消費范圍感興趣,2000和4000的月薪差別,在民工看來是天壤之別,至于買愛馬仕的小老板,比擁有私人達索飛機的富豪,他感覺不到差別。上面的三個資產,也就是專業(yè)和職業(yè)選擇的模型。家境略差的的會讀工程和IT,收入回報相當于資產1。選擇資產2的,好比金融職業(yè),但是不確定性略高,一般都是家庭小康的。敢于選擇資產3的,那相當于創(chuàng)業(yè),高風險高回報,基本都是家底十足的,才敢投入青春。這里進而又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不論學業(yè)還是職業(yè),窮人習慣了被動學習,家境好的更擅長主動奮斗。在條條框框的限制下,各種經濟壓力之下,窮人能夠變壓力為動力寒窗苦讀無礙,但是留學生活更加考驗主動學習的能力,這一點往往家境好的更擅長。留學學制靈活,花錢明目更多,雙學位、換學校屢見不鮮。你發(fā)現(xiàn)一個自我投資機會。要花20萬去讀一個雙學位,一半的概率打水漂,未來年收入增加一倍到五倍的概率分別為10%。究竟是讀還是不讀呢。把家庭看作企業(yè),這是一個新的項目風投。干了就好比又建了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子公司;放棄的話,你會不會傷心呢?這些機會項目,都要求長期持續(xù)的流動資金。如果還有哪些我沒考慮到的問題,歡迎評論指出,我會繼續(xù)補上。文中索引鏈接黃秋古:別留學法國,90%畢業(yè)失業(yè),滾回國不如一本研究生,法語雞肋英語退化。DIY錄取太容易,不必找中介。不通過中介,個人怎么去法國留學?【1】家庭條件不夠如何出國?【2】有哪些留學的成本是你沒預料到的?【3】因為家境不富裕而放棄留學,真的好么?
沒有人能替留學生解決問題,但同樣,也沒有人能替留學生成長。只有克服2020年各國留學費用大盤點,出國留學要花多少錢?,一般出國留學需要多少錢,出國留學一般去幾年?大概要多少錢?,出國留學大概需要多少錢?,出國留學需要多少錢,家境一般如何出國留學?,家境實在太差的孩子,我真心不建議留學了,請三思再三思??的挑戰(zhàn)。終將是會迎來更好的未來。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